奇遇人生第二季,在行走中触摸生命的温度

2018年,《奇遇人生》第一季如一股清流般冲刷着中国观众的视野,没有剧本、没有预设,只有主持人阿雅与明星嘉宾在旅途中真实的生命碰撞,当第二季于2019年回归时,镜头更加从容,视角更加多元,那些看似偶然的相遇背后,隐藏着导演赵琦对于"真实"近乎执拗的追求,比起第一季对"奇遇"概念的新奇探索,第二季更加注重"人生"本身——那些或远或近、或熟悉或陌生的人生切片,在镜头中被铺展开来,成为一面映照当代人精神困境的镜子。

奇遇人生第二季,在行走中触摸生命的温度

第二季中,周迅探访日本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家庭的片段令人泪目,在那间位于日本乡间的屋子里,78岁的道子女士细心照料着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丈夫幸贞先生,镜头记录下周迅由初见的拘谨到后来与老人相拥而泣的全过程,画面中没有刻意的煽情,只有真挚的情感流露,当幸贞先生已不记得妻子是谁,却依然会说"我喜欢这个人"时,《奇遇人生》的镜头捕捉到了爱情超越记忆的奇迹,这期节目引发了中国观众对老龄化社会的深刻思考,在豆瓣上获得压倒性好评,许多人表示看到了自己未来可能面临的情境,也开始重新思考亲情与陪伴的意义。

冯绍峰参与的那期沙漠植树节目则呈现出另一种生命形态,在内蒙古阿拉善的荒漠中,镜头跟随冯绍峰与当地环保人士一起种下梭梭树苗,没有宏大的环保口号,画面中只有被风沙吹得睁不开眼的明星,和双手粗糙却笑容质朴的治沙人,导演刻意避免了说教式的叙事,而是让观众通过冯绍峰手掌的水泡、被太阳晒脱皮的脸颊,以及那位坚持治沙二十年的老人的背影,自行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,这种"展示而非告诉"的拍摄手法,让环保议题跳脱出了空洞的道德高地,变得可触可感。

刘雯在北极的极光之旅则展现了个体与自然相遇时的震撼与渺小,当这位国际超模站在雪地里仰望极光时,镜头没有聚焦于她明星的光环,而是捕捉她眼中孩童般的惊奇与感动,制作团队放弃了华丽的灯光和精致的构图,用近乎原始的拍摄方式呈现自然本身的壮美,极光下刘雯的独白——"我觉得自己像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"——成为第二季最具感染力的金句之一,也道出了节目试图传达的核心:在广袤宇宙与多元人生面前,所有的标签和身份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。

《奇遇人生》第二季的深层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慢下来的可能,在短视频统治注意力的时代,这档节目偏要观众跟随镜头跋山涉水,等待一个不期而遇的瞬间,没有激烈的冲突,没有预设的笑点,只有生命的自然流淌,当大多数综艺节目在追求"爽感"和"刺激"时,《奇遇人生》反其道而行之,用近乎奢侈的时间和空间,让真实的情感有发酵的余地,这种制作理念本身,就是对当代快餐文化的一种温和抵抗。

《奇遇人生》第二季告诉我们,真实的人生没有剧本,最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未经设计的瞬间,当阿雅与大鹏在贵州山村与留守儿童一起踢足球时,当AB在温哥华与华人移民老人一起合唱时,镜头记录下的不只是明星的"下凡"时刻,更是普通人生命中那些闪耀着光芒的碎片,这种去中心化的叙事方式,打破了传统综艺以明星为主角的惯例,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自己生命故事的主角。

在这个被算法和流量主导的时代,《奇遇人生》第二季如同一次精神上的深呼吸,提醒我们放慢脚步,去感受生活中那些细小的奇迹,它不提供答案,只展示可能;不刻意教导,只邀请共情,当一档综艺节目能够让人在观看后静坐思考自己的人生,它已经超越了娱乐的范畴,成为一面映照时代的镜子,一盏温暖人心的灯火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红云软件园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
验证码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29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目录[+]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